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

坪山以“四大策略”争创全域旅游先行区

突出全景式、在地化、智慧型、互生性,打造“旅游即生活”城市名片,开启坪山“东进”新画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7-09-11 09:31 坪山新闻网

为让更多市民了解支持《策略及计划》,坪山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立足“东进战略” 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问:“全域旅游”具体概念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给出的定义,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问:策略及计划出台的背景情况以及发展意义

答:全域旅游作为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全域旅游写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2016年,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印发《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创建重点工作指引》。深圳市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以示范区创建为突破口,迅速启动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新时期,市委市政府实施“东进战略”,赋予坪山携手周边城区、共同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历史使命。坪山行政区正式成立以来,全区上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东部中心”思维贯穿于坪山各项工作全过程,全面拉开了城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新格局,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宝贵机遇。

坪山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有关决策部署,率先出台实施《坪山区全域旅游发展策略及近期实施计划》,突出全景式、在地化、智慧型、互生性,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旅游即生活”城市名片,争创全域旅游先行区,努力为建设东部中心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策略及计划》的出台不仅展现坪山区对标深圳市创建国家全域示范区的最新成果,也是坪山全面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的重要举措。

发挥独特优势

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

问:坪山区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有什么样的资源基础?

答:坪山在旅游资源供给、旅游空间布局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打造深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区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坪山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民俗、科技等各类旅游资源。在自然景观方面,拥有马峦山、聚龙山、坪山河等山水资源;在人文景观方面,拥有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历史古迹、客家文化建筑群;还有金龟露营小镇等特色旅游资源,以及工业旅游资源,等等。

二是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泛。北面有聚龙山、龙田世居等生态、文化景观,南边则依靠东西跨度超过18公里的马峦山,串联了瀑布、水库、古村、市场等特色景观,中心区则有坪山大道沿线分布的中心公园、大万世居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坪山河风情带”。

三是发展潜力巨大。坪山区大多数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或是开发较少,同时坪山区的经济增长优势、建设用地充裕等因素也为高品质的旅游开发提供了保障,坪山区旅游发展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

问:请介绍一下《策略及计划》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原则

答:按照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和共建共享的思路,推进区域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增强旅游对消费、投资和富民的促进作用,实现坪山旅游业加快发展,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落实“东进战略”、合力建设“东部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的思路和原则: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以创新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区域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优化提升,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业新模式。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把游客、居民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形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新格局。

宜居宜业宜游

构建全域旅游产业链

问:坪山区发展全域旅游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整体营销、全域服务提升,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打造深圳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构建坪山全域旅游产业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坪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坪山年接待旅游人数达63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0亿元,旅游消费对餐饮、住宿业等贡献度明显提升。

问:《策略及计划》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答:对标深圳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有以下几点发展策略:

一是突出旅游规划的全景式,科学布局旅游发展和公共服务配套空间。推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机制,着力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实现特色鲜明、功能完整、开放融合的全域旅游新局面,努力建设处处是景观、时时见风景的区域大环境。

二是突出旅游体验的在地化,打造“旅游即生活”城市名片。立足坪山旅游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中医养生等优势旅游资源,从“单一景点景区”转向“旅游即生活”的发展理念转变,打造休闲居住式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突出旅游服务的智慧型,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以“互联网+”思维为理念,以共享、便捷、自助为目标,促进旅游资源配置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着力开展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信息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建设。

四是突出旅游产业的互生性,全面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旅游+”计划,通过资源融合、市场融合、规模融合等多种方式,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磨合、组合和融合,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构建旅游发展新引擎。

问:打造休闲居住式的旅游目的地,坪山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积极打造生态旅游名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依托马峦山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森林养生游、文化养生游等旅游产品。提升坪山大道、坪山河风情带、现代农业观光带以及中心公园、聚龙山公园等生态旅游景观,建设若干生态旅游景点、走廊、片区,点线面相结合发展坪山生态旅游。

二是擦亮客家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发挥坪山客家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最能彰显客家文化底蕴旅游品牌,推进大万世居、龙田世居等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修缮利用客家围屋群落,打造客家民俗文化风情街;做好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和保护利用,建设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展客家文化旅游节活动。

三是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传承发展红色旅游基因,推进东江纵队纪念馆改扩建项目,修缮庚子首义纪念馆,丰富红色旅游内涵与形式,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强坪山、盐田、惠阳三区域联动,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互补,形成合力。

四是培育中医文化养生旅游产品。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依托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坪山国医堂、和顺堂等中医药资源优势,结合坪山丰富的生态环境,研究开发中医药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探索建设旅游者体验中医药文化、参与中医药活动、体验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一业兴百业

“旅游+”力促产业融合发展

问:坪山区有哪些特色产业,能够通过发展“旅游+”计划,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

答:一是新型工业。根据《全国工业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工业旅游建设标准,依托大工业区载体,结合坪山新能源汽车、家具产业发展优势,鼓励及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鼓励旅游商品制造业发展,实现工业生产延伸至旅游服务的突破。

二是文化创意业。依托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推进“旅游+文创”建设。借助文博会综合效益,高水平办好文博会分会场活动,为坪山旅游汇聚人气;加快推进江岭长守储良围屋、沙壆工业园等改造建设项目,发展创意设计类文创旅游项目;利用影视文化城及原有影剧院等,加强影视文化类文创产业与旅游的融合。

三是体育业。推动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发开沿绿道、沿河、沿山等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探索打造马峦山山地马拉松等体育旅游精品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体育设施向旅游者开放共享。

四是公共艺术业。在现有城市资源的基础上,引入雕塑、音乐、影视、摄影、自然生态教育等艺术产业业态,以品牌艺术活动为载体,结合坪山演艺中心、图书馆新馆、美术馆新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强化文化艺术体验,引领文化旅游消费。

问:“策略及计划”有哪些具体的实施计划及工作亮点?

答:我们主要通过规划特色旅游示范线路、推进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完善区域内旅游交通、布局建设旅游公共配套设施、打造智慧旅游平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开展品牌推广活动七个方面来重点推动,我们设置了7大系列共24项具体实施项目,结合坪山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打造马峦山生态休闲旅游线、大万、龙田世居客家民俗观光线、坪山客家民俗文化园、马峦山慢生活生态休闲区、长守储良围屋文创体验园、金龟文化创意休闲小镇等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产品,力争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休闲居住式的旅游目的地。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