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深圳,就理解了今日之中国
来源:海外网
发布日期:2021-04-02 23:01
坪山新闻网
分享:

原标题:读懂深圳,就理解了今日之中国

在深圳的每一天,人们都被一种澎湃的力量感动着。

有人说,这是改革的魄力。在这里,务实进取早已写在发展的基因里。从“租界论”的担忧,到“姓资姓社”的争论,再到“特区还有没有必要办下去”的困惑,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次次冲破思想藩篱,闯出一番新天地。

有人说,这是创新的活力。在这里,所有梦想都能拔节生长。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三天一制度”的深圳新效率,积攒了四十余年的理念、成果、经验为深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更多底气。

还有人说,这是包容的魅力。在这里,你能听到掺杂各地口音的普通话。曾经,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让五湖四海的“外来妹”成为建设者。如今,综合性现代化的互联互通网络辐射大湾区、面向全世界,喜迎八方来客。

一部深圳建设史,就是半部新中国发展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于3月30日至31日走进深圳的社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工场实地探访,感受改革开放“排头兵”在新时代的新气象。

这个“渔村”敢破敢立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在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史”展厅,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的这一经典论断被制作成醒目的标语,让来往的参观者驻足凝望。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深圳太年轻,甚至连个毛头小子都算不上。然而,正是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这个南海之滨的边陲小镇一步步破除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障碍——率先打破“大锅饭”、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四十年来,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

在众多“全国第一”中,渔民村的故事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位于深圳罗湖区的渔民村,与香港一河之隔。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个小渔村在政策支持下搞运输、开酒楼、办工厂,一跃成为“全国首个万元户村”,成为改革开放早期的生动样本。

沧海桑田,世事易变。曾经因边防需要而矗立的铁丝网被改建成一条长达350米的文化长廊,上面20幅铜铸浮雕清晰记录着渔民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乱到治的沧桑巨变。站在长廊旁,深圳市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兴炎道出了渔民村发展的秘诀——“村民始终有改变命运的冲动。”

上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多。为了增加房租收入,村民纷纷加盖房屋,统一的小洋楼也变成了“握手楼”。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渔民村抢建成风,甚至一度成为“城中村”“脏乱差”的代名词。

为了扭转不断恶化的局面,在罗湖区区委区政府牵头下,渔民村的村民开启了“土地二次革命”。村里专门成立旧村改造领导小组,自筹资金9000多万元,成立深圳市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造了“村股份公司自己组织改造、村民自筹资金”的独特改造模式。

如今的渔民村还保留着朴素的名字,但放眼望去,已然是一个现代花园式小区。绿树掩映中,11栋12层高的住宅楼和1栋20层的综合楼围绕着渔民村文化广场拔地而起。在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养老托幼、健康服务一应俱全,居民可以享受区、街、社区三级431项政务服务“一站通办”。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各自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渔民村村史馆,黄兴炎回忆起八年前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渔民村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的相关情况时记忆犹新。“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渔民村的探索和实践,明确提出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这个“工场”孵化梦想

南头半岛,虎崖山下,是“深圳梦”开始的地方。在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史”展厅,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1979年蛇口工业区那声石破天惊的开山炮。

由此而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深圳勇敢逐梦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产业革命日新月异,发展的竞技场从比拼速度与规模向提升效率与质量加速转移。2015年4月27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吹响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

前海,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自2010年8月26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以来,前海在以增长约45倍的企业增加值和每平方公里152.6亿元的经济密度,位居全国同类新兴区域之首。在粤海街道的深圳湾创业广场,数万青年在此创业,企业年总产值超2500亿元。置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海边栈道与港口码头交错,跨国企业林立、青年创客集聚,繁华忙碌而又自然惬意。

“如果你第一次创业,最建议来深圳!”短视频智能创作营销公司来画的创始人魏博是较早选择前海圆梦的创业者之一。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他辞去了北京稳定的工作来到前海,凭着在大学期间积累的创业经验,拿到了当地政府补贴的“真金白银”。五年半的时间,来画也从十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300多人的公司。在他看来,宽松的创业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条件正是前海的吸引力所在,“很少有地方具备深圳这样的魄力。”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评选出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展示大厅,两侧巨幅展板上介绍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获奖创新创业项目。

从可取代塑料的无毒环保新材料聚乳酸的产业化应用,到组学数据驱动的肠道益生菌个性化定制,从基于智能电缆测控系统的配电网电缆风险决策管理技术,到可植入式生物人工器官,这些项目融资进展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一种创新都得到了鼓励和宽容。

梦想要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土壤。不久前,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集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研发和制造企业的支撑型产业园区”“加强政府部门对智慧化、数字化技术的首购首用”......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上,一系列“扶上马,送一程”的举措也让华为、富士康、腾讯等一大批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耕耘多年的“老兵”十分暖心。

在深圳工业展览馆,一家为合成纤维企业提供智能检测设备的企业项目负责人表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让企业技术革新的速度更快、动力更强。

这个“小镇”自信开放

三十年前,一部反映深圳外来打工者悲欢离合的电视剧《外来妹》风靡大江南北。在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史”展厅也有一尊名为“打工者”塑像,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风貌。

从八十年代的转业基建工程兵,到九十年代的外来打工者;从第一代移民到二十一世纪的海归和高科技人才,在“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吸引下,五湖四海的人们来到这个边陲小镇。如今,在这座人口超千万的国际大都市中,90%以上的深圳人都是移民。在交融互鉴中,人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共同为城市的辉煌注入正能量。

2021年新年伊始,一则“深圳官宣全球招人,快加入深圳脚步”的视频燃爆全网。时长5分多钟的宣传片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风格,展现了各路精英热血奋进的“脚步”,回应了疫情冲击、深圳房价等现实痛点,描绘了代表腾讯的南极“企鹅”和代表华强方特(深圳)的“北极熊”同在北纬22°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景象。

一流的吸引力,离不开一流的环境。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曾说,“深圳的发展之路是现代最了不起的故事之一,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发展得如此之快。而且它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腾讯或华为的总部在这里。”长期以来,深圳发挥跨境接壤的独特优势,不断完善“硬联通”+“软服务”的组合拳,始终走在开放的前列。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深圳跨境合作的生动案例之一。1997年,为根治深圳河淤塞泛滥问题,深圳香港两地政府通力合作,将深圳河截弯取直,在香港一侧“造”出的一片87公顷区域。2017年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在河套地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同时,在深方的皇岗口岸区域及福田保税区,规划建设“深方科创园区”,并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至此,“一区两制”的科技合作构想初步成型。

如今,位于福田保税区一侧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经“开门迎客”。其中,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已培育23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1家,比例达91%,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一位研发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系统港籍创业者表示,优惠政策的加持加速了高端人才的集聚。“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相对更容易找到。”

英国《经济学人》曾评价,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1978年出生的钟俊生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这些年喜欢闯荡的他走过许多地方,他告诉我,看着深圳,你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编辑: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