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商业到国际消费中心!东门步行街启动2.0版本升级改造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24 22:54
坪山新闻网
分享: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2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吴洁李超实习生王碧海)在深圳市东门步行街有一幅铸铜大型浮雕墙《老东门墟市图》,画家潘喜良利用近50平方米的艺术雕塑墙体,描述老东门百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100多个人物,组成了颇具烟火气息的市井画卷。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东门步行街发现,从“深圳墟”到百万客流商圈,东门步行街从传统商业步入现代商业,迎来了蝶变与新生。如今,东门步行街正从软硬件建设和商品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引领传统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业态,致力打造成为“商旅文”融合的国际时尚街区。

万商云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东门步行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晚明始,这里便是方圆数十里名声显赫的商业墟市。清康熙时任新安知县靳文谟主持纂修的《新安县志》显示,“深圳墟”是对深圳最早的历史记载。

直到1979年,“深圳”成为市名,“深圳墟”则改称“东门老街”。

在东门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里,坐落着一家百年老店。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东生源,是深圳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今年92岁的老掌柜梁柏合向深晚记者回忆起他的祖辈与“东门老街”的故事。

“过去,我的曾祖父在老家广东新会以染布、卖布为生,生意源源不断,就取名‘东生源’店号。大约在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我的爷爷迁徙到‘深圳墟’,那时的‘深圳墟’是远近闻名的商业交易场所,东生源就在布匹、裁缝较集中的街区,做起了生意。”梁柏合说,鼎盛时期的东生源旗下有5间工厂,20多家店铺。

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的他,依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他将店铺传承给了他的孩子,并创新经营模式,改作专营婚纱礼服、婚庆用品和床上用品。百年老店创业不容易,坚持并发展下来更不容易。他希望后人能以匠人之心,继续传承着百年老店的“招牌”,擦亮东门步行街的文化底色。

“老字号”店铺仍在营业

事实上,在东门,有不少经营多年的“老字号”店铺仍在营业。11月20日,夜幕降临,东门步行街旺角广场8号,一家名为“八哥酸辣粉”的店铺门前熙熙攘攘。82岁的店主杜泽心在门前张罗着,只见店员一手端起两个红色纸碗,一手拿着勺子飞速往碗里舀入各式各样的调料。

1996年,店主杜泽心买下了这间30平方米的店铺。20多年来,酸辣粉的品质没有变,杜泽心宁可舍点小本,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24年不变的美味使得“八哥酸辣粉”成为东门美食招牌。杜泽心也亲眼见证了东门步行街的点滴变化。“以前,步行街的环境跟现在没法比,摊位也不像现在这么正规。”杜泽心说,1998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数亿元对东门步行街进行改造。1999年10月1日,东门步行街焕发新颜,成功开启东门1.0版本。随着东门步行街知名度不断提高,东门步行街日均客流量日渐增多,他所在的小店生意也越来越好。

在杜泽心表示,如今,东门步行街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将跟随街区的改造,调整店铺的经营方式。


编辑:邱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