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 水务先行 多措并举实现5大重点工作突破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18 15:24
坪山新闻网
分享: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18日讯(记者 叶梅)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自此深圳又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市水务局始终以“先行示范区”的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工作开展的践行准则,并交上了一张“小考”成绩单。

水环境治理实现历史性转折

2016年起,深圳全面向水污染宣战,4年来,深圳打响一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并将2019年定为“水污染治理决战年”。2019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深圳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五大干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标准,曾经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深圳河考核断面水质达到1992年、1982年以来最好水平,大沙河、坪山河等一大批河流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


治理前的茅洲河洋涌河水闸段


治理后的茅洲河洋涌河水闸段

2020年1-6月,全市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持续向好,茅洲河共和村、龙岗河西湖村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深圳河河口、观澜河企坪、坪山河上洋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Ⅲ类。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录入中央电视台《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美丽中国》纪录片。深圳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并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治水成效和经验获《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碧道规划建设高点开局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深圳在攻克了水污染治理的难关后,为了做到水环境生态长治久清,为市民提供更多亲水好去处,2019年深圳市水务局组织编制完成《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报批稿)》《深圳市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将碧道建设作为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行动来规划布局,做好碧道规划建设顶层设计。


深圳特色碧道图

2018年,广东省谋划“万里碧道”,深圳主动“认领”了1000公里的碧道建设任务,并承诺在2019年底建成一批碧道试点。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深圳全面落实“水产城共治”理念,启动240公里碧道建设,已经建成茅洲河示范段、大沙河生态长廊、东部海堤三期工程杨梅坑示范段、石岩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项目。

深圳高标准推进“三河一湖”骨干碧道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龙岗河、观澜河、坪山河干流和光明湖碧道工程设计国际招标工作。为了打造集环境保护、体育休闲、科普教育、工业旅游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综合体,以碧道为纽带串珠成链,开放共享水务设施,深圳实施布吉一期、固戍二期等6座污水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改造提升水库、污水厂、泵站、水闸等水务设施,向市民开放共享,为市民提供丰厚的绿色福利。

持续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市委市政府积极规划建设境外引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该工程于1996年动工,满足了全市数百万人口的用水需求,被誉为深圳的“生命线工程”。目前全市以东江水源工程为主线,已建成东、中、北三大跨境引水干线和若干支线,基本形成了“长藤结瓜、覆盖各区、分区调蓄、互联互通”的水资源调配网络。

为了加快实现“城市双水源”,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深圳建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圳境内配套工程全面开工,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完成全过程咨询、勘察设计招标,深汕合作区供水工程(白盆珠引水工程)完成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


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为了加快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每个水厂都有双水源供给,每个小区都有“双回路”供水系统,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主体工程建成蓄水,公明供水调蓄工程正式纳入全市水资源联网调度运行,将全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提高到90天。

对标世卫组织、欧盟等国际先进水质标准,深圳供水水质稳步提升。加快推进水厂新改扩建及深度处理工艺建设,完成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改造327个小区、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00个,创建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342个。截至目前,全市达标小区创建累计完成937个,全城自来水直接饮用工程基础进一步夯实。

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

2019年深圳万元GDP用水量7.67立方米,为了强化制度保障,深圳市水务局编制完成《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节水典范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5年)》和《深圳市节约用水规划(2021-2035)》等顶层设计文件的征求意见稿。


深圳全面铺开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编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指引》,力争盐田、光明等5区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创建任务,指导南山、福田等区做好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年度复核及“回头看”迎检准备工作。在深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潜能方面,深圳建立与市城管局等部门的工作协同机制,召开电厂等用水大户座谈会,开展再生水潜在用户调查项目,积极挖掘再生水利用潜能。

构建立体防洪排涝体系

作为海滨城市,深圳经常需要接受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洗礼,强化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规划方面,深圳以推动建设“韧性城市”为目标,构建表层(海绵蓄滞设施)、浅层(河流、管网等传统水利设施)、深层(深层排水隧道、地下调蓄池)相结合的立体防洪潮排涝体系,编制完成《深圳市防洪潮排涝规划2021-2035》(报批稿)。


沙井排涝泵站

在防御洪涝灾害方面,近10年最强龙舟水—“6·6—6·8龙舟水”等洪涝风险得到有力防御,内涝积水点较历年类似降雨时减少50%以上,取得了无重大灾情、无人员伤亡、无负面舆情的防灾成绩。


香蜜公园

为了防洪排涝的有力补充和支撑,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深圳形成“全部门、全覆盖、全视角、全方位、全社会、全市域、全维度”的“七全”模式,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一批深受市民喜爱的优秀海绵“标杆”项目,有效发挥了雨水蓄滞、立体减排、生态修复等综合效益。2020年7月,深圳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取得全国第一的成绩,获1.2亿元奖励资金。


编辑:杨涛